
1.过分干涉
这是在机器人学习过程中,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,其表现为对孩子完成的作品过分干涉和负面评价。
这样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和心理暗示,进而使孩子不敢大胆尝试自己的创意,从而缺乏自主创新意识。

2.急功近利
机器人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,虽然能够全方位的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,但学生动手能力、创新能力、空间感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要一定时间的引导和练习。
如果家长很关心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改变,不妨抽个时间和任课老师坐下来先聊一聊孩子的整体情况,再做计划性的训练。

3.不加练习
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每周上一次课就能让孩子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,其实这也是最大的一个误区。
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,课后有进行过拼装练习的学生,课堂上的表现会明显超出其他人。
机器人的学习过程中,动手能力占了很大一部分,如果只靠课堂的几十分钟,短期内很难让孩子有明显改变,课后的练习同样至关重要。

4.半途而废
家长会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。作为家长,如果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那变化莫测的兴趣看作学习的主要引导因素,有兴趣就学,没兴趣就不学,那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不过只是随心所欲的事情。
当机器人课程开始变难,到达知识积累期的时候,孩子往往是最容易放弃的,尤其是1-2年级的小孩子,会出现懈怠的情绪。
但是事实证明,跨过这道坎,机器人世界的大门才算正式向他打开。家长这时候更要坚持!

家长千万别以为给孩子报了机器人班,就可以把教育的责任,全部托付给机构,家长要和机构一起配合才能让孩子的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,一些错误的做法家长也应当尽快改掉。